「從泉水到黃河水,從水生態到水文化,從水治理到濟南發展」,青龍街小學的師生們圍繞「水」打開了為期一年的科技實踐活動,通過項目化學習、科學小實驗、水利模型研究製作等多種形式,一同解鎖水的秘密。9月22日上午,一場以「護城河畔 『水』與爭鋒」為主題的學校科技節效果展現活動,正式在濟南市青龍街小學拉開了帷幕。活動中,來自歷下區25所學校的科技項目化效果展評,充沛顯示了歷下區科普教育一體化建造新樣態。
濟南市科技館長徐增輝,山東黃河河務局省局科技處三級調研員郝彩萍,濟南市電化教育館教研員劉娟,解放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黨建工作辦公室主任程瀟霜,歷下區科協副主席鞠萍,解放路派出所副所長王秀美以及區教體局部分領導和全區各中小學兄弟學校的領導教師們一同參加了活動。
開幕式上,校長李秀蓮向全校學生發起動員令,她期望全體同學活躍踴躍地參加到科技節的各項活動中去,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發現、去探究、去發明,用熱情去點著科技夢想,用智慧去發明精彩生活!濟南市科技館館長徐增輝在致辭中強調科技教育是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詳細舉動,是施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要在教育「雙減」下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在學生中營建崇尚科學、勇於創新的良好氛圍,活躍推動科技知識的學習傳達,促進科技效果的推行和應用。
隨後,與會領導觀賞了青龍街小學以及全區各學校的科技項目化效果,同學們紛紛圍繞自己的研究報告和模型作品打開精彩介紹,他們以各種形式打開學習,了解科學技術,進步科學素養,感悟水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充沛體現家校社協同共育,一同用科學的方式愛水護水節水用水。
在此次濟南市青龍街小學校園科技節,不僅為廣闊師生帶來了科技盛宴,更是有效將科普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傍邊,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打下堅實基礎,還將節水保泉的環保理念融入到科普教育中,讓「科技築夢,人與自然調和共生」的美好科技教育理念根植每一名師生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