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園春色難關住, 一地芳香汗水栽。近年來,沅陵荷花池小學以「荷」為開展內在,要點打造「荷美校園、合美團隊、和美教育」,巳開始構成荷美特征、合美同心、和美開展的美麗校園。
荷花池小學始建於1899年,至今已有120年前史,始名福音小學。校園秉承先賢大儒的哲思,「博我以荷,養正人風儀;信我以合,奠生命根基;善我以和,立六合仁心」。盡心問道情不染,同力育荷香滿園。風雨百年,是一段厚重與滄桑;荷香百年,更是一處傳承與發揚。
校園現有50個教育班2968名學生,教職工 147名,其中小學高級教師122名,省市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20多名,省特級教師1名。
2015年,新一屆校領導班子在校長張新的帶領下,從一朵荷花開始,走「精品化、特征化」內在開展之路,全力以赴開展「荷文明」校品建造,敏捷構成獨具荷韻特質的「荷心」辦學理念,從「博我以「荷」,養正人風儀,信我以「合」,奠生命根基,善我以「和」,「立六合大誌」中提煉出「貴於荷品,雅於正行」的校訓,努力構成「荷風雅韻,尚美崇真」的校風,「育人似荷,治學彌新」的教風,「小荷尖尖,立世之巔」的學風,譜寫出 《荷花池裏唱荷花》 校歌,並規劃了高雅醒目的校徽。在校品建造路上,以「荷美校品」為綱,堅持「長短結合,大小相依,內外浸透,青藍同行」十六字方針,強化荷雅教育,進步師生的品性修養,使之成為像荷花相同,散發出具有靈魂香味的人。
同時校園確認了校品建造「三步曲」:打造高雅脫俗的花園式校園;打造高效率高質量的精品式學園;打造師生共同生長的書香式樂園。
2校長之美育人似荷 治學彌新——記校長張新若是盛夏,微風習習,荷香淡淡,你會看到一位齊耳短發,將盈盈的笑夾在一本冊頁裏的女校長,正在「荷塘閱舍」與師生們一同閱讀討論;若是隆冬,矢菊初綻,薄雪覆地,你會看到一位眉眼如黛,將一襲爽快散落操場的女校長,正在與師生們堆雪人打雪仗。若是你駐足在校園的文明長廊,你會發現,這所精美美麗的校園,散發各種榮耀的光芒:全國「十五」規劃課題「開展與立異」優異實驗校園、湖南省「紅領巾演示校園」、湖南省「衛生文明單位」、湖南省「防震科普演示校園」、懷化市「課改樣板校」、懷化市「綠色校園」、懷化市「演示家長校園」、懷化市「教育教育慣例先進單位」、懷化市「依法治校先進單位」、懷化市「科研基地校」。
張新,今年 42 歲,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懷化市優異校長,中共沅陵縣第12屆代表。從事教育工作23載,從教師到校長,從講堂到辦理,她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刮目的成果和榮譽,這些成果和榮譽的取得,來源於數十年如一日對教育事業的酷愛,來源於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的專心,來源於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
自擔任校長以來,張新堅持以創立「高檔次校園,高素質隊伍,高質量教育,有特征辦學」為方針,引領師生共同努力,不斷提高校園內在與聲譽。以先進的辦學理念、立異的工作方法、優異的工作成果,得到全縣教育系統與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百年育荷情不染,荷花池裏唱荷花。」沅陵縣荷花池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多年來因校園占地面積有限導致教育開展難以突破瓶頸,張新擔任校長後,她針對怎麽改進校園辦學條件和育人環境絞盡腦汁,千方百計籌集資金300 多萬元,建成了 4000 多平方米的教育樓、1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樓、400多平方米學生水沖式廁所,改建教師工作環境,給每個工作室安裝空調,配備新桌椅,修建「1+2」網絡共享講堂,種植青蔥樹木、綠草和鮮花,使百年老校面目一新。
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在校園校品建造進程中,張新著力打造校園「荷」文明特征,持續堅持教育質量提高,建立「小荷尖尖,立世之巔」的校園特征文明主題,促進校園內在式開展。倡議將內在建造與特征尋求有機結合,以「荷」為精髓,挖掘荷之韻、蓮之品,延伸到「荷雅」文明,規劃了荷花校徽,創作了《荷花池裏唱荷花》校歌,編寫了《荷雅致美》校本教材,成立了「小荷」文學社、「荷之聲」樂隊、「荷之韻」舞蹈隊、「荷之品」繪畫小組、「荷韻墨香」小小書法家基地、「清堂荷韻」教師講壇,構成共同的「博我以荷,養正人風儀;信我以合,奠生命根基;善我以和,立六合大誌」的辦學檔次。她身體力行掌管「十三五」省級規劃課題《農村小校園品建造研究》,依據現有特征資源,植入「荷文明」基因,開展「荷美」特質活動,將「荷文明」融入校園辦理的全進程,逐漸探索出農村小學品味建造的準則和條件、途徑與方法等規律。
荷池新蕾吐艷,收成碩果累累。張新引領校園出版了 《走進瓦鄉》 校本教材, 《苗族瓦鄉人服飾的研究》榮獲湖南省中小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一等獎;原生態瓦鄉舞蹈 《秤駝硫》榮獲湖南省中小學生藝術節比賽一等獎,2017年8月瓦鄉舞蹈《歲歲棉棉》登上了「小荷風貌」國家級最高殿堂。
3學生之美肖宇陽:一個充滿陽光自傲的好少年肖宇陽,男,10歲,沅陵縣荷花池小學五年級學生。他積極進取、尊師愛友,品學兼優、團結向上,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教師心中的好學生,也是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
學習中他有一股鉆勁兒,從不向任何難題垂頭,不明白就問是他的好習慣,這也使得他不斷進步,接連四年取得「三好學生」、「優異少先隊員」「學習積極分子」「優異班幹部」「荷花好少年」等光榮稱號。
作為少先隊隊部的一員,他處處以身作則,起到了模範帶頭效果。除了做好值日、班級查看、播音、迎賓等工作,他還積極參與團體活動,去敬老院慰勞孤寡老人,參與扶貧幫困愛心捐獻、愛心義賣、我為「創衛」作貢獻等,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認可,並取得「優異大隊幹部」榮譽稱號。
從紅領巾廣播站的播音員到校園各種活動的掌管人;從國旗下講話的演講者到各種比賽的獲獎者;從櫥窗裏的篇篇習作到各科考試的全優,無不說明他經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取得了全面的開展:年受中央電視臺的約請赴革命老區山東臨沂參與 《大手牽小手》 欄目的扮演,並在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進行全國播映;在懷化市第十九屆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讀書活動演講比賽中獲小學組二等獎;年獲懷化市第二十屆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活動演講比賽一等獎、征文比賽二等獎;獲全國第三屆曹燦杯青少兒朗讀大賽湖南桃源賽區少兒B組銀獎;受邀赴新加坡參與國際青年和平藝術節暨第二十二屆「新馬·吸引」青少年藝術交流盛典活動,參與扮演的節目 《蒙古長調》 榮獲金獎;同年十二月受邀掌管由中國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舉行的 《我愛祖國暨「非童凡響」 》活動;2018年被評為「懷化市優異少先隊員」,其吟誦的古詩文著作 《愛蓮說》 被文明部全國公共文明開展中心永久收錄於「心聲·音頻館」資源庫,他還經過了全國青少年語言扮演藝術朗讀扮演九級測評考核,參與由共青團湖南省委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新時代·少年夢第九屆湖南省少兒才藝大賽總決賽,並獲金獎。同年,他受日本荒川區政府約請,赴日本參與「中日青少年友愛交流活動」,在日本荒川區政府禮堂扮演,並取得日本荒川區區長西川太一郎的感謝。
4教師之美譚祿英:用愛溫暖每一個孩子譚祿英,1979年出世,一級教師,現任沅陵縣荷花池小學2016屆三年級7班班主任。譚祿英1997年結業於懷化區域衛校 ,1998 年報考教育工作,被沅陵縣教育局選用城鎮村小任教,2000年至2003年參與懷化學院計算機教育專業函授學習,並以優異成果結業。當年被調任渭溪中心小學任教,2005 區劃調整,中小學兼並,譚祿英教師又被調任渭溪九校任初中數學教師,期間因教育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深受校園師生和家長的好評,屢次遭到當地政府和縣教育系統表彰和獎賞。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成,2012年,譚祿英教師因受校園引薦並經縣教育局等相並部門考察,被調任沅陵縣城荷花池小學2012屆一年級3班擔任班主任。
在荷花池小學任教7年多來,譚祿英屢次被評為校級,縣級優異班主任,先進工作者。2015 年,在全縣開展的「陽光校園,我們是好同伴」主題教育讀書評比活動中,譚祿英獲優異指導教師獎;2017年,譚祿英教師擔任 2016 屆三年級 7 班中隊輔導員時,因中隊各項工作出類優異,該中隊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優異「動感中隊」;譚祿英所帶的年級組被屢次評為優異年級組,她個人也被評為優異年級組長。
2017年,譚祿英教師所執教的《角的開始知道》 在「展區間風貌,尋校本特征」交流活動被評為一等獎;年代表校園參與教育扶貧,送教下鄉,她所執教的教育廣角《搭配》獲一致好評;在2018沅陵縣和美教育共同體教研沙龍活動中,譚祿英所執教的《知道周長》獲一等獎。
教課之佘余,譚祿英教師還什分重視調查研究。所撰寫的論文 《淺談數學日記在數學教育中的效果》獲市級一等獎;所撰寫的教育規劃 《用 7、8、9 的乘法口訣求商教育規劃》獲縣級一等獎。
5家長之美周容秀:陪孩子一同生長在我的觀念中,我便是孩子的起跑線,我便是自己孩子的第一個教師,也是孩子人生傍邊最好的一個教師。但我不可能永遠陪同在孩子的左右,母親的角色僅僅孩子生長旅途中的一個陪同者,是給孩子起步時的修路人,孩子走什麽樣的路,就決定了我修的是什麽樣的路。
我與孩子往來通常會給孩子講道理,但兒時的孩子是不會理解那些深奧的大道理,我會經過講故事的方法來告知孩子什麽是對什麽是錯,應該怎麽樣做才是對的,要樹立孩子正確的三觀。我還會經常與孩子進行交流,重視孩子的心思需求,孩子與我之間建立的是朋友關系與母子關系,這種相處方式向來都是比較舒服的隨意的,不會讓孩子感到有壓力或許害怕家長會責備,孩子與我交流時,我會耐心腸傾聽他的想法,也會給他正確的教導,教他怎麽把工作做得更好一點,給他自傲心。當他犯過錯時,我不會盲目地去叱罵他而是去問詢他原因,與他進行及時交流,告知他為什麽這種做法是過錯的,慢慢地從中教會他怎麽做人。
我從小就會給孩子建立正確的 思 想 觀 念 ,「 當孩子的好朋友」,我在教育進程都會與孩子進行親密無間地交談,而不是做一個居高臨下傳達指令的獨裁者;「讓孩子自傲」,教育、鼓舞孩子是我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不管是孩子剛明理還是孩子已經大學結業要步入社會,在各階段中,家長最應該給予孩子的便是給孩子充分的自傲和鼓舞;如果孩子的生長處在一種孤立無助的狀態,那麽孩子就會感到孤獨、無助、沒有安全感,家長需要讓孩子清楚自己的存在。現在孩子已經十歲了,在教師的盡心引導一天天茁壯生長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看到他在校園舉行的活動中屢次獲獎,作為母親的我感到驕傲和驕傲,也在為孩子在教育問題上傾註的心血得到了報答倍感欣慰。
講堂之美講堂之美:斜面的效果執教:龔福生《斜面的效果》 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的第七課的內容。本課經過「問題聚焦、實驗探求、使用拓寬」三個板塊的教育規劃,知道斜面具有省力的效果。教育活動經過讓學生自主進行規劃比照實驗、驗證想法、最終學以致用,完成項目使命。
首先是問題聚焦。創設情境讓學生處理怎麽把一桶汽油裝在卡車上為切入口,引導學生知道斜面的概念。繼而問學生用斜面高處轉移重物真得省力嗎?引出課題。
然後是實驗探求。以小組協作,經過學生自主規劃比照實驗,在進行控製變量的比照實驗中對收集的實驗數據進行剖析,然後知道斜面有省力的效果,斜度越小用力越小,越省力;斜面的斜度越大用力越大,越費力。在教育進程中學生能依據預測,經過思想梯度的實驗,取得了學習的成就感,促使了科學概念的構成。學習環環相扣,彼此呼應,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最終是使用拓寬。依據樓道運用斜面省力原理,要求為一所樓房規劃野外樓道的項目使命。學生以小組自主、協作、探求的學習方式進行自己規劃,製作樓道著作。學生像小小的工程師相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了一些風格懸殊的樓道著作,並經過著作的展示以及學生對著作的精彩評析把講堂教育推向了高潮。教育有機地交融了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知識,促進了學生理工素養的進步。
|